青鱼 有卵,并且可以进行人工繁殖。以下是青鱼养殖和繁殖的相关信息:
繁殖习性
青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江河附属水体生长发育,到冬季进入江河越冬,开春后越冬亲鱼上溯并在溯流过程中性腺快速发育至成熟,在江河干流产卵场繁殖,产卵后亲鱼又进入附属水体肥育。每年5-6月为繁殖时节,要求水温18-28℃。当产卵场涨水,水流速1-2m/s,流态变乱,亲鱼开始产卵。青鱼卵飘荡性,随水流而孵化发育。青鱼的性成熟年龄为:雌鱼5-7龄,雄鱼4-5龄。产卵类型: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次产卵。青鱼怀卵量随体重增强而增大,普通15-20kg的亲鱼,其怀卵量约为60万-100万粒。
人工繁殖
亲鱼来源:可以选择江河流域中的自然苗种或持有国家原种场生产苗种,或从自然种质资源库、江河、水库、湖荡等未经人工放养的自然水域择优收集的青鱼成体,再经过哺育作为亲鱼。不能使用近亲繁殖后代作为亲鱼来源。
亲鱼哺育:亲鱼要求6龄以上,体重超过15千克,按雌雄比为1:1.5放养,亩放15-20千克的青鱼10尾左右。亲鱼池池底平坦,以沙壤土为好,保持水质清爽,以投喂螺蛳、蚬、蚌肉为主,辅投少量豆饼、麦芽,定期加注新水及冲水,普通冬季每月冲水一次并保持水深2米以上。开春后,降低水位便于提升池水温度,每星期冲水一次,4月中旬开始增强冲水次数,可2-3天冲水一次,以增进性腺成熟。
人工催产:催产时间要根据气候、水温来确定,催产水温18℃到30℃,以22℃到28℃最适。常用的催产剂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具有使用量小、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优点。催产前需要对产卵池、孵化桶、孵化环道等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孵化工作:勤查卵,成熟卵子颜色鲜明,吸水膨胀速度快,卵球饱满弹性强,卵裂整齐,分列清晰,发育正常。加强孵化管理,保障水质水温适宜,勤刷滤网,灵活调节水流。
养殖环境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的地点进行养殖。水质要求良好,透明度30-40cm。鱼池要求面积适中,水深适宜,底质以壤土为好,每亩放养密度根据鱼种规格而定。定期冲水,保持水质清洁,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饲料与喂养
青鱼养殖以投喂鲜活螺蛳、蚬和蚌肉为主,辅以投喂少量豆饼或菜饼。在整个亲本培育过程中,要经常冲水,一般冬季每周一次;天气转暖后3-5天冲水一次,每次3-5小时;临产前15天每2天一次。催产前几天最好天天冲水,经常冲水可以促使亲鱼性腺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青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和饲料,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