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乌耳鳗怎么养殖

百科旅行号 · 2025-01-03 15:20:38

家庭养殖乌耳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设置与消毒

池塘面积可以在0.5亩左右,需要设置进排水装置,并安装30目的纱窗布,以防止鳗苗随水流流失。池塘的水深应保持在80厘米左右。

池塘清理完成后,至少需要暴露在阳光下一周的时间,曝晒至塘底的淤泥裂开。在放养鳗苗前的10天,每亩应使用150公斤的生石灰或20公斤(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进行消毒。一周后,排出消毒池的水,注入新的水。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的鳗苗约为0.1公斤。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过密导致鳗鱼之间的压迫感和水质不稳定。

鳗苗的饲养

在鳗苗进入养殖池塘的前4天,可以在整个池塘范围内均匀地投喂活水蚤或红虫。从第5天开始,需要进行训练,使鳗苗由夜间进食改为白天进食,由分散进食转为集中进食,从天然活饵料转向人工配合饲料。

具体方法是:在池塘边建造一个饲料台,并在饲料台的上方悬挂一个60瓦的电灯泡,利用鳗苗夜间趋光的特性来吸引它们前来摄食。在白天,在饲料台上搭建遮阳篷,营造一个阴凉的环境,以吸引白天喜欢阴暗环境的鳗苗前来摄食。

通常每天上午、下午进行饲喂,每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4%~6%。

水质管理

池塘的水质要求为每升水溶氧5毫克以上,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氨态氮含量在2PPM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2PPM以下。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确保水质指标符合鳗鱼生长的要求。

排污管理

鳗鱼食量大,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较多,需要及时清除。根据鳗鱼摄食后2-3小时为排粪高峰的特性,一般在投喂3小时后进行排污。

饲料投喂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饵料要以小鱼、蚯蚓等为主,一些以加工型的饵料也是可以的。在投食过程中要记得定点投放,不然鳗鱼会找不到食物。

疾病防控

定期检查鳗鱼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可采用疫苗预防、水质调节等方式进行疾病防控。

环境调节

适当的光照可以帮助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提高杀虫和治病的效果。但是鳗鱼对光线敏感,在光照强烈的情况下,需要使用85%的黑色遮阴网;而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则需要使用白色保温膜。

水温应保持在25-30°左右,水质要呈微酸性,水体要富含氧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家庭养殖乌耳鳗。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鳗鱼的生活习性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方法,以确保乌耳鳗健康生长。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