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殖鹅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鹅舍选择与消毒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鹅舍。
鹅舍应提前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细菌感染鹅苗。
潮口与开食
鹅苗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初次饮水,称为“潮口”,以促进食欲和胎粪排出。
初次饮水结束后,可以开始喂食饲料,建议使用专用的饮水槽和饲料槽。
养殖密度
不同日龄的鹅苗养殖密度不同,1-5日龄的鹅苗可以25只/平方米,6-10日龄的鹅苗可以20只/平方米,11-15日龄的鹅苗可以15-12只/平方米,16-21日龄的鹅苗可以10-8只/平方米。
分群与保温
刚出壳的小鹅怕冷又怕热,1-2周内保温要好,温度保持在30℃-32℃,以后每天降低0.5℃-1℃,直至常温,舍内温度保持在15℃-25℃。
饮水管理
鹅苗的饮水要清洁,可以加入5-10%的葡萄糖,开食的饲料中必须有青饲料。
饲料管理
饲料应选择优质青饲料、粗饲料和配合饲料,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
饲料种类要多样化,可以使用专门的鹅苗饲料或自制饲料,注意配方科学合理。
疾病防治
小鹅出生后需要注射疫苗,防治小鹅瘟等疾病,避免感冒。
定期对鹅群进行疫病监测和防治,确保鹅群健康。
环境控制
保持鹅舍干燥通风,注意清洁卫生,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
根据鹅苗的生长阶段调整温度和湿度,使用电热毯、红外线灯等设备进行保温。
放牧管理
鹅苗1周龄后可以进行短途放牧,逐渐增加放牧时间,阴雨天应停止放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提高鹅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最终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