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创作的一首写景诗,它借用了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意境,通过描绘桃花溪的幽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注释:
飞桥:高桥。
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译文:
隐隐约约看到一座高桥,被野外的烟雾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我向打渔的小船询问。
桃花随着流水,整日漂流不尽;
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澈的溪流中不知何处。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溪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幽深而神秘的自然画面。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以飞桥、野烟渲染出桃花溪的幽静与深远。第二句“石矶西畔问渔船”则通过询问渔船的位置,暗示着诗人对桃花源的追寻。后两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抒发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张旭的《桃花溪》以其婉曲的构思、深远的情趣和浓郁的画意,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