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的牛蛙怎么养殖

左岸教育 · 2025-01-03 15:23:58

养殖场的牛蛙养殖方法如下:

蛙池建造

选址:选择远离村庄500米以上,坐北向南,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建设蛙池。

建造:蛙场四周用石棉瓦围成1圈,顶部2.5米高处用纱网制作护蛙网。蛙池可规划成100平方米的大池,再分成30平方米的小池。池子宜长方形,便于操作。池边用40目尼龙网做围栏,网边至少要高出池底1.2米,底部应有20~30厘米埋进土里进行固定。池埂高40厘米,坡度为1∶3,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使用口径为10~12厘米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放3~4块100厘米×150厘米具有浮性的专用蓝色蛙垫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阳。

种蛙交配与繁殖

交配:挑选体格健壮、反应灵敏、无伤无病、发育良好、性成熟、体重400克以上的青年蛙作为种蛙。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水温。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公母蛙从越冬池移入并按1∶1或1∶2的比例配对,移出后先用5~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然后移入产卵池。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2米,水温稳定在20℃以上。

繁殖:牛蛙进入产卵池后60小时内抱对产卵,一般抱对2小时后开始产卵,产卵时长为10~20分钟。产卵20~30分钟后卵块吸水膨胀,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水面上看到全部变黑色时即为最佳采卵期。

场地选择

环境:选择环境幽静,背风向阳,冬暖夏凉,交通方便的地方。牛蛙养殖离不开水,且对水质要求高,因此养殖场地必须有水源保证,最好在水质好无污染的池塘、湖泊水库或有流动浅水稻田养殖。

蛙苗放养

消毒:蛙苗放养半个月前,要对蛙池进行消毒,每亩挖池用生石灰50公斤,进行全池铺洒,10天后才可以投放蛙苗。

密度:规格5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放养50只;规格10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放养最多不超过20只。放养时幼蛙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清洗10分钟进行消毒。

喂养管理

饲料:牛蛙的饲料是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相结合。动物性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如蛾类、青虫、蝗虫、小杂鱼等),人工性饵料(如蚯蚓防粉虫、蚕蛹、动物内脏等),配合饲料即是膨化颗粒饵料。喂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每天投喂三次,即投两次动物性饲料和一次配合饲料。

水质管理

深度:蛙池深保持在40厘米,每7天要加注或更换一次新水,如果有流动水是更佳。每个月还要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来消毒一次。

检测: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等,保持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换水,高温季节换水频率可适当增加,每次换水量约为池水的1/3 - 1/2。也可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或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病害防治

消毒:每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病蛙可以用2%到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每天浸泡一次,3天可以痊愈。

观察:定时对蛙池进行消毒,观察蛙群活动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收获与种蛙管理

收获:牛蛙一般在2-3年左右可达到成熟,此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收获。收获成熟的牛蛙,注意合理杀戮和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可以将成熟的牛蛙转为种蛙以维持养殖群体的稳定和持续。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