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 是养殖的,并且养殖白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养殖白鲢的详细步骤和建议:
养殖池的选择与准备
养殖池面积通常在10-30亩之间,水深控制在2米左右,水温应稳定在18度以上。
在投放鱼苗前,养殖池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可以使用盐水浸泡鱼苗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喂食
初期喂食豆浆,随着鱼苗适应环境,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如糠、麦麸等,同时也可以喂食水生的浮游生物。
白鲢晚上也会进食,因此建议晚上也投喂一次饲料。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肥沃,定期监测养殖池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池水颜色或白鲢鱼状态不正常。
在夏季高温时期,需要注意遮阴和增氧,以保证白鲢鱼的健康生长。
繁殖
白鲢的繁殖方式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自然繁殖相对简单,但产卵量和孵化率不稳定;人工繁殖可以提高产卵量和孵化率,保证纯种和优良品种的传承,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人工繁殖的关键是选择健康、优良、性腺发育良好的亲本,掌握合适的催产剂用量和注射时间,以及提供适宜的孵化条件。
放养密度与混养
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投喂量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平方米放养3-5尾鱼苗,成鱼放养密度为0.4-0.5尾每平米。
白鲢常与草鱼、鲤鱼等鱼类混养,以达到更好的养殖效益。
病害防治
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减少杀虫次数,以免影响白鲢的生长。
越冬管理
越冬时要注意保持池塘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应保持在1.5米左右,并在冰封前泼洒敌百虫。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白鲢,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