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螺养殖怎么样养殖

元圆教育说 · 2025-01-03 16:18:52

纽螺(通常指的是田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点养殖

田螺抗逆性强,疾病少,繁殖率高,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

农村的沟渠、水田、泽地、池塘等均可放养。

若开阔的池塘,水面上可放养红萍、水浮萍、水葫芦等遮荫,池中插上竹竿、木条等供田螺栖息。

种螺搜集

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购买。

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

放养繁殖

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时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便入土冬眠。

长江以南3~11月均可放养,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即可(3公8母)。

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水层深度以0.8~1米为宜,池底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栖息等,放养时雌雄螺一起放养即可自然繁殖。

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

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繁殖管理

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

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

捕捞收获

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平时要加强巡塘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议

养殖环境:确保养殖环境干净、无污染,避免与其他贝类混养,防止疾病传播。

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调节水温和酸碱度,确保田螺生长的最佳环境。

饲料投喂:根据田螺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合理投喂饲料,避免浪费和水质恶化。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田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纽螺的养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