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养殖小龙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池塘水面不宜过大,适宜水面1~2亩,水深1~15米,具有完善的排进水系统和增氧系统。
塘底略有坡度,无渗漏,并修好防逃设施。
放养前必须清塘(干法)清除杂物、杂草,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消毒。
龙虾喜阴怕光,要求水体上有水生植物,约占水面1/3,可种植水草如轮黑叶藻、菹草等,同时在塘底设置砖块、石块及竹筒等隐蔽物体供其栖息穴居。
虾苗放养
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对水温要求比较高,适宜的生长水温20℃~30℃,低于15℃时很少摄食。
水体应保持高溶氧,溶解氧应在50毫克以上,水体透明度应在30~40厘米,PH值7.0~8.5。
放养1.5~3.5厘米的虾苗,放养密度为4000~7000尾/亩。放苗时将盛虾苗塑料袋放置塘内30分钟后再打开,使虾苗逐渐适应塘内水温,有利于提高虾苗成活率。
放养1个月左右,可适时放养50~250克/尾的花白鲢60~100尾/亩,以改善龙虾的生长环境。
投饵饲养
虾苗放塘30分钟后开始投喂饲料,前期以投喂煮熟黄豆打浆为主,再补少量的小杂鱼和螺肉等,投喂量为虾体重6~8%,分早晚二次投喂。
依摄食习性傍晚占日总量2/3左右,采取定点与塘边泼洒结合。中期水温高、摄食旺盛,投喂量10%。
水质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水温、氧气含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参数,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对小龙虾的生长至关重要。
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密度,以减少废物和氨氮的积累。
可以每667平方米投放50~100尾花、白鲢来调控水质,养殖期间一般隔15~2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水泼洒,以利淡水龙虾蜕壳。
水草管理
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有助于改善水质,提供遮蔽和庇护地,同时也是小龙虾的食物来源。
种植水草的种类包括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槐叶萍、水芹菜、芦苇、野茭白、慈菇、香蒲、藕、马莱眼子菜、金鱼藻、苦草、聚藻等。
水草种植面积一般不超过池面积的1/2,采用栽插法、抛入法、移栽法、培育法和播种法进行栽培。
疾病预防
定期检查小龙虾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有异常行为或外貌。
实施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可能的疾病。
日常巡塘
定期巡视池塘,检查水质、小龙虾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清理底泥和水面上的杂物,保持池塘的清洁。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活水养殖小龙虾,提高养殖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