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养殖档案时,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和要点:
基本信息填写
单位名称:填写养殖场的全称。
畜禽标识代码:记录每头畜禽的唯一识别码。
动物防疫合格证编号:记录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明编号。
畜禽种类:明确养殖的畜禽种类,如猪、牛、羊、鸡等。
养殖记录
品种与数量:记录养殖的畜禽品种及其数量。
繁殖记录:包括畜禽的出生、配种、分娩等繁殖信息。
标识情况:记录畜禽的标识信息,如耳标号等。
来源和进出场日期:记录畜禽的来源以及每次进出场的时间。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
饲料名称:记录使用的饲料种类,如全价料、预混料、浓缩料等。
饲料添加剂名称:记录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生产厂家:记录饲料及添加剂的生产厂家名称。
生产批号:记录饲料及添加剂的生产批号。
生产日期:记录饲料及添加剂的生产日期。
使用数量:记录每次使用的饲料及添加剂的数量。
开始和停止使用时间:记录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时间段。
卫生与防疫记录
检疫情况:记录畜禽的检疫结果及合格证明编号。
免疫情况:记录畜禽的免疫接种情况,包括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剂量等。
消毒情况:记录定期消毒的时间和方法。
发病与死亡情况:记录畜禽的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粪污处理记录
收集与储存:记录畜禽粪污的收集和储存情况。
无害化处理:记录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资源化利用:记录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情况。
其他必要记录
监测项目:记录定期进行的疫病监测项目,如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
监测单位:记录实施监测的单位名称,可以是自检或委托的社会检测机构。
监测结果:记录监测的具体结果,如阴性、阳性、抗体效价数等。
处理情况:记录针对监测结果采取的处理措施。
保存期限
商品猪、禽的养殖档案保存时间为2年,牛为20年,羊为10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格式要求
养殖档案的格式应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文本填写。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确保养殖档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便于追踪和监控畜禽的养殖过程,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