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葱的种植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播前准备
选择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沃、疏松、保水性强,且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作育苗地。
前茬收获后清除枯枝残叶,深耕细耙,每亩施腐熟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500公斤、尿素15公斤、二铵15公斤,精细整地,作畦。
选用当年生产出芽率85%以上的种子育苗。
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是9月5-15日。
播种方法
播种时选择当年生产的新种,用种量为一亩大田150克,不必催芽。
先进行苗畦灌水,待水下渗后撒种,覆细土1-1.5厘米;如果苗床土壤较湿,也可以不浇水,直接撒种,镇压覆土。
上面覆一层薄膜,膜上盖一层草苫子,保存土壤湿润,利于出苗。
待出苗80%时,揭去草苫子和薄膜进行练苗。
幼苗管理
通过水肥管理来培育壮苗。具体做法:苗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使种子顺利出苗。
出苗后,每隔10天浇水一次,整个育苗期浇水4次左右,保持墒情充足。
若发现幼苗瘦弱,可顺水冲施硫酸铵10-15公斤/亩。
苗情拔草2-3次,可用敌百虫、乐斯本防治地下病虫。
定植时间
日平均气温降到10°C,幼苗地上部分生产缓慢,根系在土壤中仍正常活动时定植,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
施足底肥
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以施肥较多的瓜果类蔬菜作前茬为宜,忌重茬。
定植前要精细整地,每亩施土杂肥4000公斤、尿素40公斤,一级磷肥70-90公斤,钾肥30-40公斤,硼肥2公斤,锌肥2公斤,铁肥5公斤,铜肥4公斤,钼肥0.8公斤。
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宽2.3米。
定植方法
定植前先要选苗,剔除无根、无生长点、过矮、纤弱的小苗和叶片过长的徒长苗、分蘖苗及受病虫侵害的幼苗。
将幼苗按大小分3级,分别栽植,促进田间幼苗生长整齐一致,便于管理。
起苗后要立即栽植,勿让根系干燥受伤而延长缓苗期。
栽植深度以幼苗茎部埋入土中3厘米为宜,过深则影响鳞茎膨大,过浅则鳞茎暴露在阳光直晒下变色或开裂,影响品质,且浇水易倒伏。
一般每亩栽植密度1.6-2万株。
定植后视墒情酌情浇水,喷施除草剂,然后覆膜,在地膜上加固定物,严防冬季大风鼓膜。
田间管理
定植后约20天进入缓苗期,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降低地温。
缓苗后,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洋葱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以保证养分供应。
采收与贮藏
洋葱成熟的标志是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假茎变软并开始倒状,鳞茎停止膨大,外皮革质。
采收后,应在田间晾晒2-3天,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贮藏或直接上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出健康且产量高的圆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