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勘探
最初,石材是山体的一部分。勘探阶段主要是了解矿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品质,以确定开采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开山分块
通过切割,将原有的石头变成一块块的长方体,称为荒料。荒料的尺寸由开山锯决定,宽度通常在1200-1800mm之间,高度在2300mm以内,长度则受运输成本影响。
打包运输
由于运输途径的限制,石材加工基地的选址要求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路交通发达。荒料被切割成指定规格后,进行打包运输。
加工
在石材身上刷上厚厚的胶(包胶)并进行修饰(修边),然后切割成指定的规格。大板切割后需要补胶,并进行干燥和检查,确保无破损和凹坑。
加工方法包括火烧面、荔枝面等,火烧面通过氧炔焰灼烧使表面矿物层氧化,达到颜色稳定;荔枝面则通过气压振动使表面形成麻面。
防护处理
切割后的石材需要进行防护处理,包括水性防护和油性防护,以提高其防水和防污性能。
装载与运输
开采下来的荒料由装载机取走,并运到石材厂进行进一步加工。加工后的石材可以用于各种建筑和装饰用途。
建议
环保与可持续性:在石材开发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环保的开采方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开采和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产品质量。
安全防护: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采用先进的防护设备,确保开采作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