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是什么年代

教育圈视角 · 2025-01-03 18:01:20

员外这一官职起源于中国古代,具体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以下是员外官职的发展概述:

三国时期:

魏国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作为皇帝的侍从官。

晋朝:

晋朝设置了员外散骑侍郎,员外郎成为皇帝的侍从官之一。

南北朝:

出现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职位。

隋朝:

隋文帝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成为各司的次官。

隋唐时期:

员外郎的名额更多,成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之一。

唐宋辽金元明清:

沿用了隋唐时期的制度,员外郎在名义上是副司长的职位。

明朝:

员外开始细分,六部的每一部分设员外郎1人,员外与财富联系在一起,地主和商人可以通过捐献银两获得员外头衔。

清朝:

员外郎是从五品官员,员外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

总结来说,员外这一官职从三国时期开始,经过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员外官职与财富紧密相关,成为富有地主和商人的代名词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