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职工工资收入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关系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则缴费基数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则缴费基数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在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至300%之间,则缴费基数按实际工资收入计算,但需在60%至300%的范围内。
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
缴费基数的上限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缴费基数的下限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
缴费基数的确定时间
养老保险基数一般按照职工上一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特殊情况下的基数计算
对于2024年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人员,核算养老保险待遇时,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通常为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
示例计算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3000元,职工张三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缴费基数为3000元的300%,即9000元(超过部分不计入基数)。
张三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为9000元 × 8% = 720元。
建议:
职工在计算缴费基数时,应首先确定自己的工资收入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关系,然后按照上述规则计算缴费基数。
企业在计算职工缴费基数时,也应遵循当地规定的缴费比例和基数上限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