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养殖鱼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水质应无污染,呈弱酸性,可以使用自来水、矿泉水或地表水。pH值控制在6.5左右,水体硬度控制在5左右,水温控制在22-24℃。
换水:一般每隔7-1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换水时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以防止混水养虾。
增氧:使用增氧设备确保池塘中溶解氧的充足,可利用微生物制品促进池塘中微生物的生长,有助于分解有机物,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主要提供豆饼、螺蛳、肉糜等专用饲料,也可以喂食适量的水藻、菠菜。
投喂方法:按四定进行,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
容器与设施
容器选择:根据养殖数量选择合适大小的玻璃箱或水池,容器要用透光性好的材料,方便虾接受光照。
设施配备:需要配备水泵、过滤器、增氧设备等,确保水质清洁和虾的生存环境。
病害防治
清淤除野:放虾苗前一定要进行清淤,保证池中水深1.2米以上,并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透明度、pH值、碱度、溶氧量、氨、亚硝酸盐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环境控制
水温控制:水温对虾的生长影响较大,一般控制在22-24℃,不超过28℃。
盐度控制:根据虾的种类,调整水体的盐度,如基围虾盐度在16度,温度16至18摄氏度。
日常管理
密度控制:放养虾苗时要注意密度的控制,规格1.5厘米以上的,每亩放养量在2-2.5万尾。
饲料管理: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合理饲料管理,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染物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在家养殖鱼虾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