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工资通常指的是用人单位延迟发放员工工资的做法,即员工本应获得的当月工资不能在同月内得到支付,而是需要等到下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才能结算。这种做法可能被视为一种降低员工流失风险的策略,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员工的不满和抱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无故拖欠。如果用人单位压一个月工资,即工作第一个月不发工资,第二个月发放第一个月的工资,这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因为法律没有对工资发放的具体日期做出强制性规定,只要求工资必须按月支付。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压工资超过一个月,或者存在其他形式的工资拖欠,这便属于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压工资的做法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可能有所不同,而且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工资发放的政策。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应参考当地的劳动法规和企业的内部规定来判断是否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