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和生蚝的养殖笼养殖方法如下:
筏式养成
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作为养殖场地。
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
另一种方法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厘米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米,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网笼养殖
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
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平方米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平方米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
滩涂播养
场地选择: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
带水播苗: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平方米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差的5万粒。
水质管理
选择水源没有污染的地方养殖,或使用对扇贝无害的药剂改善水质。
定期对养殖网箱和其他养殖设备进行清扫,改善水质的同时为扇贝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养殖水温要控制在10-15℃左右,投放密度控制在每层养殖网笼中最多100粒扇贝。
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扇贝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品种扇贝适合它生长的温度会存在稍微的差别,但是通常都会在10-15度左右,水温最低不可低于5度,最高温也不能超过20度,否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亡。
水温的上升和下降每天不可高于3度,否则会出现异常而引发疾病。
密度控制
在扇贝放养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合理的密度来进行放养,一般情况可按照每层养殖网笼中最多100粒扇贝的规模来进行养殖,同时要根据扇贝生长的不同时期和生长状况进行多次分群饲养。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扇贝和生蚝的养殖。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海域条件和管理水平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