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养殖鹅,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场址选择
鹅是草食水禽,因此场址要选在距河边、池塘或湖边近处,有利于放牧与舍饲相结合。鹅舍宜建在高燥向阳处,要求夏季通风纳凉,冬季保温防寒。
品种选择
可充分利用当地品种,但以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等前期生长优势明显的鹅种为佳。
养殖方式
以圈养为主,要求有房舍或带防雨棚的简易圈栏。放养模式白天以放牧为主,晚上赶回圈舍补充饲料。
养前准备
落实好鹅苗供应以及肉仔鹅销路。准备好场地、饲料、饲具、必要的兽药,初养者还须学习一定的养殖技术。
生产日程
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天:重点是保温、开食、开水,做好雏鹅的培育工作。刚出壳的雏鹅要求有28℃的生长温度,随日龄的增长,到20天时逐渐降到20℃左右。出壳3天内就应使雏鹅学会吃食、喝水,饲料要求高粗蛋白质、高能量。饲喂时搭配20-40%的青绿饲料。
21-40天:抓好鹅的体格培育,每天都要有一定的外出放牧、放水时间,拉伸骨架、增强体质。饲料的营养浓度可降低,但要增加贝壳粉的比例,可占6-8%,以利增加鹅的体格。
41-60天:重点抓育肥,饲料以玉米、薯类为主,最好将饲料煮成半熟。根据个体大小,将强、弱鹅分开饲养,每天饲喂4-6次,其中夜间加喂1次。鹅吃完精料后,再喂少许青饲料,有利于消化。
饲养管理
适当补料:当年选留的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的重要时期,应根据鹅群的具体膘情进行适当补料,一般以每日玉米面50~100克为宜。
适当粗饲:种鹅在100日龄左右,羽毛完全长齐后转入粗饲,可以抑制种鹅的性成熟,防止母鹅过早产蛋。
适当舍饲:从11月中下旬开始,种鹅转入全舍饲,饲料主要是谷糠、麦麸皮、黄豆叶粉等,混合后用水泡软饲喂。有条件的最好饲喂微贮饲料。
保温防寒:鹅舍要宽敞明亮,湿度适宜,注意保温,避免鹅体能量过大的消耗和饲料浪费。
疾病防治
定期清理圈舍,做好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同时,要及时清理幼鹅排泄物,保持干燥清洁的养殖环境。
生态养殖
可以尝试将生态养鹅与传统农业或林业结合,形成有机的生态链。注意处理鹅群的排泄物,选择无公害的处理方式,或是寻找可再生利用的方法。投资沼气池等设施,让鹅粪得到合理利用,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在北方成功养殖鹅,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