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殖蛋鸭的方法如下:
选择好品种 :选择适宜能力强、产蛋量高、蛋料比合适的品种,从正规可靠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场家引进健康雏鸭。提供适宜的饲料
雏鸭:
出壳后21天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如煮熟的大米或小米,并逐渐添加切碎的青菜。前7天每天喂6次,之后逐渐减少到4次,并可在夜间提供自由采食。
育成鸭:饲料宜粗不宜精,主要使用青绿饲料,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中应包含花生饼、麸皮、鱼粉、骨粉等,并添加适量的禽用复合维生素。
产蛋期:保证每天有16~17小时的光照,强度为5~8lx。饲料中应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小鱼干等,同时补充钙质,如碳酸钙、贝壳粉等。
做好饲养管理
温度控制:1~3日龄保持32~30℃,室温24℃,之后每天降温1℃,到28日龄后降至18℃,冬季舍温保持在10℃以上。
密度控制:根据日龄调整密度,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3周龄20~25只/平方米,之后逐渐减少密度,至产蛋期每平方米8~10只。
光照管理:1~3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夜间熄灯1小时,逐渐缩短光照时间,产蛋期保证每天16~17小时光照。
卫生消毒:定期对鸭舍、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保持鸭舍干燥清洁,勤更换垫草,产蛋箱内垫新鲜软稻草。
合理饲喂
饮水:雏鸭出壳后先饮水,凉开水中添加2%~3%多维葡萄糖,连用3天。
开食:将全价配合饲料撒在料盘中,让其自由采食。
饲喂次数:前14日龄日喂6次,15~21日龄日喂5次,产蛋期保持每天4次喂料。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保持鸭舍内外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补充营养:根据蛋鸭的健康状况和产蛋情况,适时补充钙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避免应激:尽量减少鸭群转场,保持饲养环境稳定,避免突然改变饲料成分和饲喂次数。
适时淘汰:
蛋鸭在500-600日龄时可以考虑淘汰,留下高产蛋鸭,提高整体生产性能。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蛋鸭的产蛋量和养殖效益,同时确保蛋鸭的健康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