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的下蛋鸡怎么养殖

宸爸爱学习 · 2025-01-03 20:51:50

养殖场的下蛋鸡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育雏期

温度控制:0-7天龄的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30-33摄氏度,然后逐渐调整到第7天的28摄氏度。

养殖密度:育雏期应该控制在10只/平米以内。

饲料管理: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度。可以拌料维诺蛋禽高维诱食促进吸收,提高繁殖、孵化、成活率,增加产蛋量以及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黄、蛋壳色泽及硬度,增加免疫力,使其皮润肤滑羽毛丰亮,提高应激情能力,减少营养性缺乏所引起的啄肛啄蛋的问题,因此,节省饲料,避免浪费。

生长期

温度控制:7-18周龄的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18-25摄氏度。

养殖密度:生长期养殖密度应该控制在4-6只/平米以内。

饲料管理: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同时要添加维诺蛋鸡高维维持机体代谢,提高繁殖率,孵化率,成活率,增加蛋数、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黄是蛋壳质量,减少机体应激,减少啄蛋啄毛啄貘的状况,延长蛋鸡使用年限,羽毛光亮整齐,提高饲料转化率。

产蛋期

温度控制:产蛋期需要将鸡舍内的工作温度操纵在16~24℃,最好是在20℃上下。温度过高易造成拉肚子病症进而使料蛋比上升和蛋品品质减少,温度过低易产生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减少产蛋率和蛋品品质。

养殖密度:每平米的蛋鸡要低于13只。

饲料管理: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水和光照来刺激鸡下更多蛋。在产蛋期,应及时打开鸡蛋容器,然后在底部放入适量的软纸,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换。在固定位置放入饲料,每天两次。

养殖环境

鸡舍设备:鸡舍内应安装鸡笼子、全自动投喂立式饮水机、排烟风机、清粪机等,确保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适宜蛋鸡生长。

养殖区域:蛋鸡的养殖场地要建立在远离城区、交通要道及各个工厂等,防止过于吵闹、污染影响蛋鸡的生长。最好是建立在深山中,其空气质量好,可进行无公害的绿色养殖。

疾病防治

养殖区域:要对养殖场周围进行消毒工作,防止病菌感染,导致蛋鸡感染疾病。

饲料管理:在饲料中添加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微量元素,提高生产性能,减少亚健康的状况发生,增加抵抗能力,改善生长,加强蛋鸡整体品质和生长整齐度。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细致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场的下蛋鸡产蛋率和蛋品品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