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好养殖吗怎么养殖的

晓宁说教育 · 2025-01-03 21:01:52

花鲢的养殖难度相对较大,但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效益。以下是花鲢养殖的关键点:

养殖环境

花鲢需要较高的溶氧量,水草较多的水域有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弱碱性,pH值在7.5至8.5之间。

放养密度

土塘主养:每亩放养花鲢约200尾,白鲢10-20尾,草鱼20-30尾,底层可放小型杂食性鱼类如鲫鱼、罗非或土鲮。

水库养殖:每亩放养花鲢180-200尾,白鲢10-20尾,草鱼20尾左右,底层鱼类放养参照土塘方法。

饲料管理

全程不投饲料,依靠花鲢自身粪便为草鱼提供营养,底层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发酵后的豆渣或酒糟。

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选择高品质的饵料,并按照花鲢鱼的生长阶段和需要来调整饵料种类和投喂量。

水质管理

定期使用生物改底剂、肥水剂、二氧化氯和乳酵素等,保持水质肥沃,定期消毒。

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疾病防治

了解花鲢鱼常见的疾病和防治方法,定期投喂防病药物,改善水质,做好预防工作。

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花鲢转移到深水池塘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

环境控制

养殖密度要适当,避免过密导致水质恶化。

设置遮阳设施,保持水质稳定。

避免噪音干扰,为花鲢鱼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越冬管理

气温降至10℃时,将花鲢转移到深水池塘内,或上市出售,翌年再重新放养。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花鲢的养殖成功率和市场产量。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和调整养殖策略,以适应环境变化和鱼类的生长需求。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