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膜理论是一种关于流体相在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理论,它主要应用于气液界面的传质过程。以下是双膜理论的主要观点:
相界面两侧的滞流层:
在气液接触时,即使在气液主体中流体呈湍流状态,气液相际两侧仍存在稳定的气体滞流层(气膜)和液体滞流层(液膜)。
分子扩散作用:
吸收质分子从气相主体运动到气膜面,然后通过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到达气液两相界面,在界面上溶入液相,再通过液膜以分子扩散方式进入液相主体。
传质阻力集中:
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两个停滞膜内,即气膜和液膜,而膜外的流体主体中由于湍流作用不存在浓度梯度,物质组成均匀。
相界面处的平衡:
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瞬间达到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界面上两相的组成存在平衡关系。
双膜理论将复杂的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由两个膜层稳定的分子扩散串联过程,这一理论在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