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石窟

欧大百科书 · 2025-01-03 21:45:19

石窟是指 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它渊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石窟的形制主要分为僧房窟、塔庙窟、佛殿窟、禅窟等。这些石窟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地,也是古代艺术家们创作佛教艺术作品的宝库。

石窟的用途主要是宣扬佛教教义,并为僧侣提供修行的场所。它们通常选在环境优美、便于僧侣静心修行且接近交通要道、生活方便的地区开凿。最初的石窟多修建有木结构的窟檐以保护石窟,但岁月的流逝使得这些木结构建筑早已不存在,现在人们只能看到裸露在断崖间的洞窟。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建筑也传入中国其他地区,如新疆、中原北方、南方和西藏等地。中国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响堂山石窟等。

综上所述,石窟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佛教建筑形式,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