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活的养殖怎么养殖

好奇百知 · 2025-01-03 22:07:32

养殖黄骨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准备

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排水和灌溉方便的池塘,周围无污染源。

池塘面积根据养殖户需求定制,一般为5~10亩,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坦,土质以黏壤土为佳。

池中应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机电设备。

水质条件

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

水体的pH值以在7.0—8.5为宜,水体中要有一定量的氧气,同时水温保持在22℃—28℃之间。

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隔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

每10~15天交替使用1次生石灰和EM菌(复合生物制剂),用量分别为10~15公斤∕亩和1~1.5公斤。

鱼种放养

黄骨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5~20克/尾,密度为6000~8000尾/亩,时间在4月份。

还需要搭配放养规格为50克/尾的鲢、鳙鱼种150~200尾/亩,时间在5月份。

鱼种入池前需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饲料选择

天然饵料: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天然水域主要摄食小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是目前黄颡鱼养殖中主要使用的饲料类型,其优点是成分可控、营养丰富,并且能够满足黄颡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殊需求。

常见的有人工配合饲料,投饲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投喂占鱼体重5%左右,每天两次,上午占1/3,下午占2/3。

投喂管理

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最好投在料台上;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

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根据鱼种实际的生长情况适当加入饲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诱食剂等。

每天的投料量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灵活调整,吃料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疾病防治

黄骨鱼常见的病害有红点病、烂鳃、肠炎、腹水症等。

平时要做好水质管理,杜绝病害发生,水质注重生石灰消毒,在黄骨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或者抗菌肽,提高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抗病性。

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残饵,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收获与销售

根据养殖周期和市场需求,适时捕捞销售,一般养殖一周年产量可达200-300公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黄骨鱼,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