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丁石斑鱼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池塘养殖
场地选择
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
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佳,硬泥底也可;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
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池塘的底质最好能模仿海区环境,可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鱼苗培育过程中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成鱼养殖时也应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有助于净化水质以及为鱼苗提供隐蔽和吃食的场所。
使用有益菌制剂,如芽孢杆菌等分解冗余有机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净化水质。
鱼苗选择
选择活力强、无病害、体表无损伤、体色偏黑、进食情况好的优质鱼苗,大小规格差不宜超过2-3厘米。
同一池内放养的鱼苗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如果是购买鱼苗,要从正规的场所选购。
投喂技术
石斑鱼不吃沉底的食物,水温25℃消化速度约20-24小时。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决定投饲量,抢食凶多投,抢食差少投或不投。
每次投喂时分批缓慢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喂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水体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投饵要讲究定点、定时及定量原则,池塘养成还应搭设饲料台,以提高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良好。
日常管理
每日巡检,观察鱼的生长、摄食、活动、体色以及网箱是否有破损;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物,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
定期监测水质并及时换水。
网箱养殖
场地选择
选择的海域要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丰富,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重点考虑水流、水深、底质、网箱离岸距离、风浪、风向及交通条件等。
水质要清新,海水盐度相对稳定,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水流畅通但风浪不大,最好在西北方位有高地作屏障,箱内流速在0.3-0.5米/秒。
养殖区水位在大潮线下水深5米以上,使网底不与海底相触,底质最好为砂质底。
鱼苗选择
选择活力强、无病害、体表无损伤、体色偏黑、进食情况好的优质鱼苗,大小规格差不宜超过2-3厘米。
同一池内放养的鱼苗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如果是购买鱼苗,要从正规的场所选购。
投喂技术
饵料投喂要遵循定质、定量、定时的原则。
养殖户要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喂,不但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便于清理残料,有利于保持水质良好。
日常管理
每日巡检,观察鱼的生长、摄食、活动、体色以及网箱是否有破损。
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物,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
定期监测水质并及时换水。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根据养殖条件、资金和技术水平选择池塘养殖或网箱养殖。
注重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使用有益菌制剂净化水质。
合理投喂:根据石斑鱼的摄食习惯和生长阶段合理投喂饵料,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巡检,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石斑鱼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