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的蛙怎么养殖的

芥末堆看教育 · 2025-01-03 23:16:29

养殖场的蛙养殖方法如下:

蛙池建造

选址:选择远离村庄500米以上,坐北向南,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建设蛙池。

建造:蛙场四周用石棉瓦围成1圈,顶部用纱网制作护蛙网。蛙池可规划成100平方米的大池,再分成30平方米的小池。池子宜长方形,便于操作。池边用40目尼龙网做围栏,网边至少要高出池底1.2米,底部应有20~30厘米埋进土里进行固定;池埂高40厘米,坡度为1∶3,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使用口径为10~12厘米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放3~4块100厘米×150厘米具有浮性的专用蓝色蛙垫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阳。

种蛙交配与繁殖

交配:挑选体格健壮、反应灵敏、无伤无病、发育良好、性成熟、体重400克以上的青年蛙作为种蛙,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水温。将公母蛙从越冬池移入并按1∶1或1∶2的比例配对,移出后先用5~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分钟,然后移入产卵池。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2米,水温稳定在20℃以上。

繁殖:牛蛙进入产卵池后60小时内抱对产卵,一般抱对2小时后开始产卵,产卵时长为10~20分钟。产卵20~30分钟后卵块吸水膨胀,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水面上看到全部变黑色时即为最佳采卵期。

环境调控

温度:青蛙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食量和活动逐渐减弱;降到5℃以下时开始冬眠;超过32℃活性明显减弱;超过35℃会死亡。

湿度:青蛙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需要带水的池塘和温暖湿润的环境。养殖环境应保持高湿度,可以通过种植竹子和阔叶树来实现。

光照:青蛙白天蹲伏,晚上外出,怕阳光直射,但光线有助于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养殖池应避免阳光直射,并适当提供微弱光照。

饲料配置

牛蛙是杂食性动物,饲料应根据季节变化合理搭配动植物饲料。春夏两季主要喂食蝇蛆、蚯蚓等活饵;秋冬以鱼粉、豆粕、玉米面等混合饲料为主,确保营养均衡,快速成长。

饲料制作要求采用先进挤压膨化工艺,产品稳定性好,水中浸泡营养物质流失少,减轻水质污染。可以使用进口优质鱼粉、饼粕类、酵母、肝末粉、稳定型维生素、有机矿物质、蛙类专用添加剂配制饲料。

疾病防控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原菌和寄生虫滋生。

防止鸟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防止传染疾病。

定期消毒蛙池,观察蛙群活动状态,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提升疾病识别和防控能力。

收获与种蛙管理

牛蛙一般在2-3年可达到成熟,此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收获。收获成熟的牛蛙时,注意合理杀戮和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可以将成熟的牛蛙转为种蛙,以维持养殖群体的稳定和持续。

以上是养殖场的蛙养殖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