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点加氯是一种 在特定条件下通过逐渐增加氯的投加量,使水体中的余氯含量经历一个先增后减再增的过程,以达到高效去除水中特定污染物(尤其是氨和氮化物)的消毒技术。在折点之前,随着氯的继续加入,原本与氨结合的氯开始被释放,使得余氯量不升反降,仿佛达到了一个“瓶颈”。当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量时,水中的游离氯开始增多,继续加氯消毒效果最佳,此过程被称为折点加氯。
折点加氯的主要特点:
高效去除污染物:
特别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氨和氮化物。
过程特点:
余氯含量先增后减再增,形成一个“折点”。
氯的氧化作用:
氯与氨反应生成氯胺,氯胺再被进一步氧化成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折点加氯的应用:
化学脱氮:
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氮气,从而降低水中的氨氮浓度。
消毒:
通过折点加氯,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安全。
注意事项:
加氯量控制:
在达到折点前,氯的投加量需要逐渐增加,超过折点后,余氯量会显著增加。
后续处理:
折点加氯后的出水通常需要使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进行反氯化,以去除残留的氯。
潜在风险:
水中污染物与氯反应可能生成三卤甲烷,这种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加氯量和处理后的余氯含量。
折点加氯法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和脱氮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加氯量和处理条件,以确保处理效果和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