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鳅鱼 可以养殖,并且养殖前景较好。以下是刺鳅鱼养殖的要点:
选择池塘区域
池塘一般要求为土池,面积一般为1亩—2亩,池水水深为1.5米左右,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要少,池塘的排灌要便利且四周环境较为安静。
放养时间
一般在5月—6月放养鱼种,要求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性足量投入,鱼种体质要强健。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尾—3000尾/亩。
投喂饵料
全长为5厘米的刺鳅鱼以投喂轮虫为主;
全长为5—15厘米时,可以投喂切碎的水蚯蚓并以辅料配合饲料;
全长为15—20厘米时,可开始投喂苍蛆、黄粉虫以及配合饲料;
全长20厘米以上时,逐渐减少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增加配合饲料投喂量。
及时分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刺鳅鱼的生长速度不同,在规格上会出现明显差异,所以要及时进行过筛、分级和分养的操作。
水质调控
养殖池要求水质干净、无污染,保持微流水或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占池水总量的20%左右。每月用浓度2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保持水质健康干净。
饲料投喂
饲料要求含有粗蛋白和赖氨酸等营养元素,投喂量按大刺鳅体重的2%-3%每天分2次-3次投喂。早期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后期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比例。
日常管理
定期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刺鳅鱼跳逃和池水漫池。及时清除残饵,防止污染水质。控制水草的数量,定期捞出过多的水草。
防逃措施
养殖池水面离池堤顶部保持最少50cm的距离,或在池面加盖防逃网,防止刺鳅鱼跳上岸窒息而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刺鳅鱼的养殖。建议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刺鳅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以确保养殖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