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通史是关于枢密院的历史概述,它涵盖了枢密院在不同朝代的作用、职能以及历史沿革。枢密院是唐、五代、宋、辽、元时期的一个重要官署,主要负责军事机密事务、边防及宫廷禁卫等。在不同的朝代,枢密院的名称、职能和地位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
唐代的枢密院:最初设立时称为崇政院,由宦官担任枢密使,掌管机要事务。
五代至宋:后唐时枢密使辅助宰相,分掌军政,宋代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共同管理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辽代:枢密院分为北枢密院、南枢密院和汉人枢密院,分别相当于兵部、吏部以及管理汉族地区兵马的机构。
元代:枢密院除了掌管军事机密和边防,还负责宫廷禁卫等事务,在战时设立行枢密院以管理一方军政。
明代:朱元璋废除了枢密院,改设大都督府来统管军事。
枢密院通史的目的是通过对枢密院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帮助理解这一机构在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