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鱼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鱼塘养殖
鱼塘选择:可以利用闲置或废弃的虾塘或未垦的涂塘,面积20-30亩,水深1.2-1.5米,有进排水闸门,塘外用石块砌成,有斜坡,高度超过高潮线以防冲淹。
清塘:放养前必须药物清塘,待药性消失后排干老水,灌入过滤的新水,施肥培养水质。
鱼苗放养:放养密度根据混养对象和池塘肥度因地制宜。例如,以鲻鱼为主体的混合精养,每公顷放养7~8厘米的鲻鱼5000~15000尾,家鱼约1000尾;或150克左右的大规格鲻鱼种4000~6000尾,混养适量家鱼。
巡塘:经常观察鲻鱼的生长状况及海塘设施,注意水质新鲜,清除塘内残饵和污废物,防止敌害鱼类入侵,严防人为的偷、毒、炸鱼事件。
施肥:一般每公顷施放磷酸盐肥料200公斤和硫酸盐肥料225公斤,每半个月一次,另施适量的人畜粪等有机肥料。
稻田养殖
场地选择与建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能良好的田块。沿田埂四周开挖鱼沟,在田块一角开挖鱼坑,沟坑相连,鱼沟占稻田面积的5%~7%,鱼坑占总面积的3%~5%。
田鱼放养: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7~10天,每亩可养殖鱼种1000尾左右。放养密度根据具体条件调整,一般每亩放养量在400-500尾之间。
饲料选择和投喂方法:选择淡水鱼配合饲料,投喂地点主要为鱼坑、鱼沟等处。投喂时间夏天上午7:00、下午4:00,一天两次;秋天上午10:00,初冬下午2:00,一天一次。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5%。
水稻种植和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力强、分蘖强、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南粳46号”。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水位的要求控制好稻田水位,前期以浅水为主,9月中旬后以灌满深水为主。
其他养殖模式
池塘专养:亩产750-1000公斤,放养当年5cm以上鱼种可养成,成活率可达80-90%,放养夏花鱼种当年也可养成,只是成活率要低一点50-60%。
池塘搭养:在池塘中搭养田鱼,可以利用池塘的剩余空间,提高养殖效益。
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养殖。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如稻田养殖适合水资源丰富、排灌方便的地区。
注重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新鲜,定期施肥和换水,防止水质恶化。
合理放养:根据池塘或稻田的条件合理放养田鱼苗种,避免过密导致成活率下降。
科学投喂:根据田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选择合适的饲料和投喂方法,保证田鱼的健康生长。
加强巡塘:定期巡塘,观察田鱼的生长状况和水质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养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