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锭型偏析

亲子百科 · 2025-01-04 00:29:49

锭型偏析是指 在钢锭凝固过程中,由于成分和杂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形成的一种缺陷。具体来说,它主要出现在柱状晶与等轴区的交界处,是由于钢液在凝固后期,成分不均匀,特别是杂质如C、合金元素以及S、P等不均匀分布所导致的。这些杂质在结晶过程中逐渐向心部移动,当钢锭凝固至一定厚度时,心部钢液温度趋于均匀并降至过冷温度以下,导致整个心部凝固,形成成分偏析和杂质聚集带。在酸浸低倍检验试片上,锭型偏析表现为密集暗色斑点形状的腐蚀带。

锭型偏析的特征包括:

形状:

与锭模形状有关,通常呈方形或其他形状。

位置:

位于柱状晶区和中心不定向等轴区的交接处。

成分:

含有较多低熔点的硫化物和硅酸盐等夹杂物,这些夹杂物越多,偏析越明显。

组织:

偏析区组织致密度差,表现为腐蚀较深的暗点和孔隙组成的偏析带。

形成原因:

主要是由于成分不均匀和杂质分布不均,受结晶规律的影响,高熔点组元首先结晶,而低熔点组元随结晶发展逐渐向心部移动并聚集。

锭型偏析对钢材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包括组织差异、热处理变形不均匀性以及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可能导致承载力、塑性性能等方面的下降。因此,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锭型偏析的产生,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