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质怎么调水

热能正能量 · 2025-01-04 00:46:02

养殖水质的调节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调水方法:

提升池塘水位

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可以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增加水体溶氧

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生物调控水质

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定期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天、气压低的天气不可搅动。

使用增氧机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要在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应在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

适当追肥

适当施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养殖动物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和氮磷等元素,形成物质循环,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

使用生物制剂

可以使用EM菌、乳酸菌等生物制剂,促进水体中有益菌的生长繁殖,达到分解水体有机质的效果。

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

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清整池塘

每年的养殖结束后,需进行清淤、消毒等,去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禁用生石灰

当鱼池的水质呈现老水状态时,要禁止施用生石灰改善水质,因为生石灰能使池水pH进一步增高,从而加速蓝藻的过度繁殖。

加换新水

换水是解决池水老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加注的新水必须水质良好、无污染、溶氧丰富。加换水的次数按照看天、看水色、看透明度的原则灵活掌握。

科学投施

降低鱼的饵料系数,减轻饲料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宜选用正规厂家的配合颗粒饲料。不施有机肥、少施氮肥,根据池塘水质情况适当增施磷肥。

移植水生植物

在鱼池中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能够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质,还能吸收水中的氮、磷,淡化池水肥度,改善池水水质。

施用水质改良剂或微生态制剂

在水源条件不好或加换水难的塘口,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施用水质改良剂或微生态制剂等,可增加池底溶氧,降解有害物质,改良水环境。

搭养滤食鱼

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鲢、鳙鱼和异育银鲫等,能够有效控制蓝藻等浮游植物过快增长和减少池塘有机碎屑的含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养殖水质,保持水体健康,为养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