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鲟鱼怎么养殖

教育圈视角 · 2025-01-04 01:08:29

冬天养殖鲟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清理池塘

冬季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能有效提高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清除淤泥后最好暴晒10天左右,并用生石灰清塘,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然后加注新水,经过10天左右药性消失后,即可放鱼。

注意加水

冬季降雨量减少,水位相对较低,池塘应保持水深最低在1.5米以上,水位过低时应加注水量。加水时应早注水,勤注水,一次注水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池塘水温变化过大,鱼的活动量加大而不利于越冬。

控制密度

越冬期间密度过大,会造成缺氧,同时也极易引起鱼病。密度过小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确定合适的放养数量和鱼类搭配比例。池塘每亩水深1.5米可越冬10cm左右鱼种3万尾左右。

水温控制

鲟鱼对水温的要求并不是很严苛,但为了使其生长更加健壮,建议将水温控制在20度左右,最高不超过35度。在寒冷的冬天,要将水温控制在15度左右,以保证其正常摄食和活动。

水质管理

鲟鱼养殖需要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养殖过程中水里的含氧量要稳定在五毫克以上,以确保鲟鱼的健康生长。

饲料与喂养

鲟鱼应使用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达到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含量应在15%以上,脂肪含量应在9%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应在30%左右,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投饵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天气、水温、溶解氧的变化和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科学管理和记录

指定专人看管笼子,坚持每天巡视几次笼子,记录温度、水温、喂食等情况,观察鲟鱼的日常活动和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养殖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鲟鱼在冬季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