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笨鸡(柴鸡)的方法如下:
选地建鸡舍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光性良好的地方建鸡舍。鸡舍可选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并在开放一面的外边留出一定的运动场。
合理布局
鸡舍与运动场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栏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
饮水与食物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美食。饮食上要安排好,做到按时给柴鸡饮水和充足的美食享用。可以使用专用塔式饮水器,并在运动场内设沙地,以便鸡自由活动、食虫草。
防疫措施
育雏期应对雏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舍内全部设备要进行检修。放养后需要接种疫苗,最好能饮水免疫,需要注射或刺种的,也要安排在夜间鸡归巢后,把鸡隔离成小群再逐群免疫,减少鸡的应激性。
饲养方式
饲养人员可用成品粮食和饲料及柴鸡的自然找食为主,自然找食可含有高蛋白的草虫和飞蛾等,是柴鸡的美食佳肴。
环境消毒
由于放养鸡直接接触了外界环境,给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场地要每星期消毒1次,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在选用消毒剂时,要多种轮换、交叉使用。
分群饲养
为保证鸡群的均匀度,要及时进行公母、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是要注意公母鸡分群,避免公鸡排挤母鸡。
驱虫与调教
雏鸡8周龄时,应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驱虫药进行驱虫,同时用除癞灵喷洒鸡舍及四周环境,以后看实际情况定期驱虫。选择晴天中午时将鸡群赶出、放养,并进行调教,建立条件反射。
放养规模与密度
放养规模一般每群以1000~1500羽为宜,放养密度要求每羽占地3平方米以上。
利用自然资源
在山地放养笨鸡,利用山地沟多坡广、植被茂密、昆虫鲜草繁多的优势,让鸡自由活动,食虫草,生产出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鸡蛋。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养殖笨鸡,获得健康且肉质鲜美的柴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