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鳗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选择交通方便、无污染、水源充足、电力便利的地区建造池塘,面积建议在50亩左右。
池底土质以松软为好,有利于海鳗钻穴栖息,但淤泥不能太多且不能带有黑的腐泥。
池塘应配备完善的系统和设备,如进排水装置、电力供应等。
鳗种要求
鳗种应选择体色青灰、肌肤丰润、富有弹性、游泳活跃的个体,同池鳗种规格要整齐一致。
水质要求
盐度:水体保持2-5‰的盐度,以预防寄生虫和病菌。
氨氮:水体中氨氮含量与水温、PH值有关,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PH值:水体需保持一定的PH值,过低时需培养水色,过高时每亩需施用明矾1-1.5千克。
氧气:水体中的溶氧量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透明度:池塘养殖要求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温室高密度精养时要求透明度保持在60cm左右。
温度
海鳗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0-30℃,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
水温过高或过低时,需注意控制投料量和水温。
光照
适当的光照能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提高杀虫和治病的效果。
夏季强光季节可用85%黑色遮阴网,冬季弱光季节需用白色保温膜。
饵料要求
海鳗为肉食性,主要以小鱼和甲壳类生物等为食。
养殖过程中建议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2%-3%。
养殖管理
鳗苗阶段:池塘面积0.5亩左右,水深80厘米,设置进排水装置和纱窗布,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约0.1公斤。
成鳗饲养:池塘面积1-2.5亩,水深1米左右,放养密度每亩50克鳗鱼约7000尾,可适当搭养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
饲料投喂:在池塘各边放置饲料台,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4%-6%。
排污管理:根据鳗鱼摄食后2-3小时为排粪高峰,一般在投喂3小时后进行排污,水泥池精养鳗鱼需每1小时排臭一次。
其他注意事项
鳗种投放前需进行适应性处理和水体消毒。
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适当的透明度。
利用鳗鱼的嗅觉灵敏特性,合理设置投料点和遮挡物,确保鳗鱼能够快速摄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红海鳗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