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白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所预备
选择安静、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坐北朝南的地方建立养殖棚舍。
笼舍分为内室和运动场,内室面积为8~12平方米,运动场为20~25平方米,围网建议使用尼龙网以减少撞伤。
饲料预备
饲料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叶、根、茎、果实以及玉米、大豆、小麦等。
可以供应昆虫以满足白鹇的营养需求。
不同时期需搭配不同的养分配比,如生殖期间需增加蛋白质和钙的含量。
配种生殖
根据白鹇的性成熟时间选择合适的配偶。
适当组群,公白鹇数量不宜过多,以2~3只为宜。
为防止争斗,可以给种白鹇戴上眼罩。
提供产蛋用巢箱,并准时捡蛋,防止种蛋被啄破或偷食。
生殖期间需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钙的含量,防止产软壳蛋。
日常维护
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并在气候变化时做好疫苗接种和体内外驱虫工作。
秋季是出售和选种的最佳时期,冬季应做好防寒保暖和通风工作。
封闭的白鹇舍应留有通气孔。
孵化与育雏管理
孵化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自然孵化主要是在笼舍内,母白鹇自行筑巢或在人工巢中产卵;人工孵化一般采用全自动孵化器,孵化前种蛋应筛选、消毒,孵化温度控制在37-38℃,相对湿度在60%左右,每间隔2小时翻蛋一次,大概18天左右进行凉蛋,每天凉蛋2次左右,每次10分钟左右,最后将胚蛋移入雏器中等待出雏。
育雏期种蛋出壳两个月内为育雏期,在放入雏鹇前,应将育雏箱、水、料盆消毒清楚。保育箱必须用钢网,再铺上毛毯。
饲养密度要合理,根据白鹇的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大概一个月左右即可进行断喙、断翅。
疾病防控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注意日常观察和疾病诊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保持饲养场的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禽舍,处理禽粪,防止疾病的传播。
出栏销售
当白鹇达到市场标准时,进行出栏销售,市场价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白鹇,并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