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怎么用药

必月有脑 · 2025-01-04 02:40:59

河蟹养殖中用药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以确保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以下是河蟹养殖中用药的详细指导:

1. 清塘药物

清塘是养殖河蟹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杀灭有害生物和病原体,为河蟹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生石灰:清塘每亩用100—150千克,全池遍洒,20天以后注入新水,试水后可投放蟹苗。养殖中途施用生石灰每亩5千克,高温时水草上不施。

漂白粉:每亩用含量28%—30%的漂白粉20—30千克,老化池塘用量稍大,蟹苗培育池每亩用40—50千克,7—10天后换注新水即可投放蟹苗。

复合药物:对于发生疾病的蟹塘,可先用漂白粉清塘,7天后干池整塘晒塘20—30天,再用生石灰清塘。发生抖抖病的池塘,干池捕蟹后,注满池水,每亩用含量90%的晶体敌百虫500克或溴氰菊酯100毫升清塘,10天后用生石灰200千克清塘。

2. 杀虫药物

河蟹养殖中,杀虫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纤毛虫等寄生虫的繁殖。

预防方法:在高温之前的5—6月份,避开脱壳高峰,用硫酸锌全池泼洒,隔日用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消毒1次。盛夏高温期不可施用纤毛虫类药物,进入9月最后一次脱壳后,可预防2—3次,药物选用硫酸锌、三氯异氰脲酸等。

治疗方法:一旦发生纤毛虫,用药前应大量换水,增强河蟹体质,然后用药。常用药物有:硫酸锌加三氯异氰脲酸、伊维菌素或苯扎溴铵,一般连续用药2—3次,间隔1—2天,有明显效果。

3. 药物选用原则

对症选药:根据河蟹疾病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错误药物导致治疗延误和病情恶化。

高效速效药物:选择疗效显著的药物,提高治疗成功率。

交叉使用药物: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容易导致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应定期更换药物。

药物混用:混合使用药物时,注意是否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确保药效最大化。

4. 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确定药量:根据病情、池塘情况结合产品说明书用量及一疗程用药天数,确保用药量准确。

用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00~10:00或下午16:00~17:00用药,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阴天可在中午12:00~13:00用药(增氧类药物除外)。

5. 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腐壳病: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治疗用漂白粉全池泼洒呈2PPM,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

黑鳃病:预防同腐壳病;治疗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呈0.5-1PPM。

烂肢病:预防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避免蟹体受伤;治疗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呈0.5-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呈0.1-0.2PPM。

水肿病:预防在养殖过程中减少对河蟹惊扰;治疗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呈0.5-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0.1-0.2PPM。

水霉病:预防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避免蟹体受伤;治疗用孔雀石绿全池泼洒呈0.25PPM,5天后施一次,3—5%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

纤毛虫病:预防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治疗用30%醛全池泼洒5-10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0.7PPM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