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怎么养殖鲢鱼

星星讲知识 · 2025-01-04 03:18:15

在稻田里养殖鲢鱼,主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技术:

稻田准备

选择合适稻田: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的稻田进行养殖。

田埂加宽加固:将稻田的堤埂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以增强保水性能。

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在稻田内开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并设置鱼栅,方便鱼类的活动及捕捞。鱼沟一般宽0.6~1米,深0.5~0.6米;鱼坑深0.6~1米,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鱼沟和鱼坑的面积要占稻田面积的10%以上。

消毒施肥:在冬季开挖鱼沟、鱼坑时,要对稻田进行清田消毒。每亩用30公斤以上的生石灰或7.5公斤漂白粉撒施消毒,撒石灰或漂白粉时田中应无积水,撒施后一星期再灌水。来年在秧苗栽植后、投放育苗前可再用此方法进行一次消毒。对在今冬完成了鱼沟、鱼坑开挖和筑好了田埂准备养鱼的稻田,要亩施300公斤腐熟粪肥培肥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7~10天为宜,每亩可养殖鱼种1000尾左右。

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条件、养殖种类和放养方式,放养密度有所不同。例如,以夏花培育鱼种时,每公顷放鱼种15000~30000尾;饲养食用鱼时,每公顷放鱼种2250~6000尾。

鱼种规格:放养的鱼种规格要一致,一般选择1龄鱼种,以确保鱼类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饲养管理

投饵:在插秧后20~30天开始投饵,将饵料投在鱼溜或鱼沟内,每天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一次,投饵量视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而定。也可施少量粪肥或混合堆肥,繁殖天然饵料,但施肥量要加以控制,以免引起水稻贪青倒伏。

水质管理:保持一定水位和良好水质,注意水温情况,防止夏季水温过高而出现死鱼。定期检查田埂、进排水栅栏和鱼体活动等情况,防止逃鱼。

日常管理:经常巡视田埂及检查拦鱼网栅,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发现田埂上的鼠洞和黄鳝洞,应随时堵塞。

收获

捕捞:在水稻收割前几天先疏通鱼沟,然后慢慢放水,让鱼自动进入鱼溜内,用抄网将鱼捞起,最后顺着鱼沟检查一遍,捞起遗留在鱼沟或田间的鱼。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术,可以在稻田里成功养殖鲢鱼,实现稻鱼双丰收。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