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麝香植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场
养殖麝香场应选择在气候湿润、凉爽、温差较小的山区或半山区,地势高、干燥、平坦宽敞,便于排水,坡度较小,土壤较为坚硬的地方。
附近要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供麝食用,或有良好的人工饲料基地保证饲料供应,有充足良好的水源供应,交通方便,保证养麝场与外界的良好联系。
为了减少疫情发生和保证养麝场的安静,养麝场距居民区、牧场、矿山、工厂、学校要求2公里以上,不要利用各类旧养殖场,尽量避开可能的污染源。
圈舍建筑
麝圈要求坐北朝南、通风透气、冬暖夏凉。每栋圈内可用铁丝网(或木板、竹板)隔成若干个4~5平方米的单个小圈,小圈墙上正中距地面80厘米左右处开一个长宽各80厘米的窗口(安上木窗),窗台宽35厘米左右,可供麝躺卧之用。
小圈各设三个门,通向运动场的门,饲养员进出的门和各小圈间的门。运动场可以几个小圈共用,也可为每个小圈单设。
运动场内距围墙(或围网)适当的位置上最好植树并埋设一根斜撑(与地面成45度左右的夹角)的长木杆,为麝提供荫凉场地。
单养笼的规格通常是:长2米、宽1米、高1米。笼中间有隔门,正面有小门便于给饲。笼子可用竹、木制作。笼养适用于初捕麝、育成麝、病麝的饲养。
因麝窜跳能力强,在修筑全场围墙和圈舍围网时,一定要求笔直,一般高2.8~3米。可用砖砌成或铁丝网围。砖墙顶部须用砖瓦覆盖,向内突出30厘米左右,以防麝窜越逃跑。
饲料种类
麝的可食性植物有37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290多种。各种枝叶、野果、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多为麝的食物。
麝喜食新鲜、多汁、味苦、性凉的饲料。在野外,麝的饲料种类因季节、栖息环境和植被类型不同而有所变化,大致可分5类:草类、树叶类、作物类、精料和添加料。
饲养管理
定期摘心促增侧芽,每2-3月施肥一次。
饲料种类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注意环境卫生和防疫措施,定期清理圈舍,保持干燥通风。
光照和温度
麝香百合喜夏季凉爽湿润的气候,充足的光照有助于生长和开花。
适宜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到25℃之间,低于5℃或高于25℃会影响生长和开花。
水肥管理
浇水要适当,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施肥工作要做到位,开花前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开花期间可以施一些磷钾肥。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麝香植物,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