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设备的风险
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可能导致相互干扰和数据不准确。
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或检定,其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
仪器设备未进行期间核查,性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仪器设备缺乏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造成误用。
仪器设备缺少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存在安全风险。
气瓶分类贮存不当,缺乏固定和防漏设施,存在爆燃隐患。
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可能引发火灾安全隐患。
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现异常情况无法追溯。
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给维护带来困扰。
仪器设备缺乏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风险。
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风险
操作间与仪器间缺乏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明确。
缺乏“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实验室墙壁脱落、地面粗糙、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存在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
实验室缺乏强制通风设备、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存在人身安全风险。
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存在误用风险。
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缺乏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相互有影响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存在交叉污染和安全隐患。
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风险
化学品储存不当可能导致化学反应和漏液等危险。
实验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器材故障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如电气设备短路、实验仪器损坏等。
火灾隐患,实验室中易燃物品多,一旦着火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生物安全风险,如细菌、病毒泄漏等可能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他风险
火灾事故,可能由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操作或使用不当、供电线路老化、乱扔烟头等原因引起。
爆炸事故,可能由违规操作、设备老化、易燃易爆物品泄漏等原因引起。
生物安全事故,可能由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疏漏和意外事故引起,导致感染和环境污染。
毒害事故,可能由违反操作规程、设备设施老化、有毒物质泄漏等原因引起。
设备损坏事故,可能由线路故障、雷击、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建议
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校准、检定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改善实验室环境:保持实验室整洁,完善温湿度监测、通风、防火、防水等设施。
规范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强化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和处理“三废”,确保环境安全。
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实验室的风险,保障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