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花的养殖方法如下:
播种
时间:春播为主,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
方法:采用条播,播种沟行距20~30cm,沟深3~4cm,播后覆细土1~1.5cm。利用营养钵育苗的,每只钵内播2粒种子。每亩播种量3~5kg。
移植
时间:初冬香椿落叶后,苗木基本完成木质化过程,进入17天的休眠期,立冬前后即11月上中旬待其通过休眠后移入大棚。
方法:冬季较寒冷时,应及时起苗,起苗时尽量多保留根系,留根长20cm,挖沟假植,根部埋土,苗木上盖稻草、麻袋等防冻,使香椿在1~5℃温度下通过休眠,经10~15天后移入大棚。大棚内均匀撒施适量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钾肥,深翻入土,做成1m宽的畦,两侧沟宽30cm。每畦种香椿苗木5~10行,行距10~20cm,株距当年生苗5~10cm,多年生苗10~15cm,每亩大棚可栽香椿苗木5~10万株。
管理
温度调节:栽苗后3~5天或半月左右,寒潮到来前封膜,封膜后温度应逐渐升高,白天保持15~22℃,夜温10℃左右。香椿芽萌动和芽苞开放期所需温度较低,抽薹长叶期所需温度较高,经40~50天,顶芽开始萌动。室温超过28~30℃时,晴天中午掀膜通风2~3小时。
湿度调节:栽后浇一次透水,先不封膜,使苗木继续通过休眠并散发水气,避免土壤过湿导致烂根,同时必须保持空气、土壤和苗木的湿润。以后每10~15天,采收期每次采收前3~5天,选晴暖天中午给苗木喷水,喷到叶面滴水为止,湿度过大时通风降湿。
营养调节:生长期间不须追肥,在收完第一茬香椿、第二茬香椿芽长出后追肥,每亩喷绿丰宝3~5支(10g/支),每支加水15kg,也可将尿素10~15kg或复合肥15kg溶于水中浇灌。每采收1次喷施1次追肥。
光照调节:经常清除塑料膜上的灰尘和水珠,增加透光量,使香椿芽色泽呈鲜亮的红褐色。光照过强时,适当盖些草扇减弱光照,以免日灼。
采收
时间:春节前后香椿芽长20cm左右,颜色变红褐色时开始采收,过15~20天可收第二茬椿芽。
方法:采收时须用剪刀剪下或快刀片削下芽头,不能用手掰,以防损伤芽和树体。第一次采收时,留下椿头基部1~2片复叶,第二次留2~3片。开始采收侧芽时,必须留下一部分侧芽不收,使其萌发后形成辅养枝,以利恢复树势。大棚香椿芽可以从春节一直采收到4月中下旬,每亩可采收1000kg以上。
恢复培育
时间:香椿苗木经冬、春两季采摘,体内养分基本耗尽,须挖出苗木,栽到露地,进行恢复培养。
方法:采收结束后,应逐渐除去薄膜,适度通风降温,使衰弱的苗木慢慢适应外界气候。起苗时尽量少伤新生根系,并除去腐败老根,促使新根萌生,每亩露地移植6000~8000株。6月中下旬进行平茬,2~3年生苗留干15~25cm。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发芽后选留1个健壮枝作主干培养,除去其余侧芽。也可以在夏季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摘心,培养成有2~3个短枝的多头苗木。经过夏秋两季节的恢复培养,秋末冬初再将苗木移入大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