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养殖的管理涉及多个关键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管理措施:
出生后的处理
清理粘液:用棉干布或毛巾清除仔猪口鼻及全身的粘液,防止窒息。
脐带处理:将脐带中血液推回体内,距腹部4厘米处用碘酒浸泡过的细线结扎并剪断,再以浓度5%碘酒消毒。
剪牙和灌服抗生素:在全窝仔猪生产完毕后,及时剪掉每头仔猪的尖牙,并在吃初乳前灌服抗生素(如恩诺沙星)。
保温
温度控制:1-3日龄的温度以30-32℃为宜;4-7日龄的温度以28—30℃为宜;8-30日龄的温度以22-26℃为宜。
保温措施:可以采用简便法,如在猪栏内垫好干草料,关好门窗;或修建仔猪保温室,室内垫干软草,并安装红外灯。
吃足初乳
初乳的重要性: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初生仔猪的疫病免疫能力。
灌服抗生素:在仔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应使仔猪吃到充足的初乳,并可在初乳中添加抗生素防止疾病。
补料给水
补料:出生7天后,仔猪的生长速度加快,需要补充人工饲料,注意饲料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
饮水:保证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断奶后,饲料中要添加恩诺沙星或利高霉素,防止腹泻和水肿病。
断奶
断奶时间:通常在30-35日龄进行断奶。
断奶方法: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注意定时、定量饲喂,少给勤添,防止过食。
防疫措施
疫苗接种:50-60日龄时,应适时注射猪瘟、猪丹毒、肺疫三联苗进行防疫。
驱虫: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环境管理
湿度控制:猪的最适湿度为50%-80%,保持空气新鲜。
清洁卫生: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1次。
运输管理
运输前准备:确保苗猪具有好的健康水平,了解购猪场地的疫情,提前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运输途中管理:注意防暑降温或防寒保暖,保证充足饮水和饲料,避免应激反应。
寄养和并窝
寄养:当母猪产仔头数超过有效奶头数时,将多余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哺乳。
并窝:将产仔过少的母猪与产仔多的母猪合并饲养,注意固定乳头,确保每头仔猪吃足初乳。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降低死亡率,从而提升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