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投苗前准备
对池塘进行杀虫、消毒处理,消除敌害和致病菌。
进行培水,准备充足的浮游动物等天然饵料。
水温要求
放苗时池塘温度不能低于运苗水温3℃,逐渐调整温差,确保鳅苗适应后再放入池塘。
放入池塘前,可将装泥鳅苗的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水箱内,过10-20分钟后再将泥鳅苗连同水一起缓慢倒入池中。
鳅苗下塘
选择池塘深水处,紧贴水面慢慢放苗。
放苗后不要立即离开,要看到泥鳅苗全部散开游入池塘中才可以离去。
若发现泥鳅苗密集游到一团,可以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
放苗后培水
陆续进行培水工作,施用豆浆、肥水膏等保证池塘水一定的肥度。
若池塘水变瘦变清再培水,已是为时已晚。
严防病虫害
池塘中可能会滋生蜻蜓幼虫、水蜈蚣等敌害,应及时处理。
苗期病害主要预防出血病,一般采用菌毒克泼洒。
饲养管理
泥鳅苗规格长到2cm左右时,加深水位到60cm,继续培肥水质。
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根据池塘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使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
高温季节采取遮阳措施,冬季通过加热提高水温,控制在20至30度之间。
饲料配制和投喂
使用配合饲料,营养全面,对水质污染小。
饲料分为三种规格,根据泥鳅苗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
投喂量占放养量10%左右,每天投1-2次。
繁殖管理
选择体质健壮的亲鱼,进行自然产卵繁殖。
清理产卵池,用生石灰消毒,放入清水,待毒性过后,将亲鱼按雌雄1:3比例投入池中饲养。
繁殖季节用手挤压腹部有卵粒或精液溢出时,进行人工收集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幼苗泥鳅,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