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子不平衡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4 04:14:24

转子不平衡是指 由于转子部件质量偏心或转子部件出现缺损而导致的故障。这种故障在旋转机械中非常常见,并且是导致设备振动、噪音、磨损和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平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原始不平衡:

这是由于转子制造误差、装配误差或材质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例如,如果转子出厂时的动平衡没有达到要求的精度,那么在投用之初就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渐发性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通常是由于转子上不均匀结垢、介质中粉尘的不均匀沉积、介质中颗粒对叶片及叶轮的不均匀磨损、工作介质对转子的磨蚀、转子热弯曲、动静碰摩、发电机转子槽楔块和绕组及汽轮机套装部件的径向移动等原因造成的。其振动特征是振动幅值和相位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突发性不平衡:

这是由于转子上零部件(如叶片、拉筋、围带、平衡块等)脱落或叶轮流道有异物附着、卡塞造成的。这类不平衡的振动特征是振动幅值在某一时刻突然显著增大后又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不平衡按其机理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静不平衡:

转子中央平面内存在不平衡质量,使轴的质量中心线与旋转中心线偏离,但两线平行。

偶不平衡:

转子两端平面存在质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的不平衡质量,使轴的质量中心线与旋转中心线相交于重心处。

动不平衡:

这是静不平衡和力矩不平衡的随机组合,轴的质量中心线与旋转中心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为了纠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子不平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平衡校正:

通过在联轴器指定的平衡(校正)平面上增加或减少适当质量的方法,使转子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

制造和装配精度:

提高转子的制造和装配精度,减少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从而降低不平衡量。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转子的磨损和损坏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保持转子的平衡状态。

总之,转子不平衡是旋转机械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需要通过综合措施来预防和纠正,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