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围网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主要步骤包括 水域选择、围网设置、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技巧:
水域选择
选择水底地势相对平坦、水面开阔、水位稳定、水质清新、水源无污染且交通方便的地方。
水深一般要求在4~5米,枯水期能保持2米,水体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溶氧在5mg/l左右。
围网设置
网围用聚乙烯材料编结而成,双层结构,内层网目为3~3.5cm,外层网目为4cm,内外相距1~2米。
中间放置小地笼,每隔5米用毛竹扎桩,缆绳固定,缆绳直径为4cm的聚乙烯粗绳,以支撑整个网围。
网围底部用鹅卵石灌笼,网底向内延伸2米平铺,方便捕捞并可防止养殖鱼类逃逸。
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在秋末,水温15℃左右时进行,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无病无伤、色泽鲜亮的大规格鱼种。
放养前用鱼健康水浸洗15分钟,放养量根据主养鱼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量如下:
主养鲫鱼:2000~2500尾
主养草鱼:500尾
主养青鱼:400尾
主养团头鲂:2500尾
主养斑点叉尾:800尾。
饲料投喂
以新鲜水草、螺蚬为主,精料辅佐。采用两头精、中间青的方法,少量多次投喂,并采取定时、定位、定质、定点投喂。
使用浮性颗粒饲料,驯食鱼类使其浮到水面上摄食,一般3~4天可驯食成功。
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网围是否倾倒,网衣是否有破损,底纲地锚或石笼是否有松动,底铺网是否严密无缝隙。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
防止逃鱼,特别是在鱼种放养后的7至10天内,以及汛期或暴风雨期间。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进行鱼苗的围网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