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河蚬的步骤如下:
选址:
选择水质清澈、水深适中、水流缓和的水域,如海湾、湖泊或河流的支流等,避免水质污染和外界的干扰。
孢苗引种:
河蚬的养殖以孢苗引种为主,可以通过购买孢苗或自行培育孢苗。培育孢苗的方法是将一部分成年河蚬放入水缸中,加入适量的饵料进行养殖,等待孢苗孵化。
养殖密度管理:
养殖密度要适中,每平方米不宜超过500只,并定期清理水生动植物和沉积物,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度。
饵料投喂:
河蚬是滤食性动物,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废料为食。可以适量投喂螺蛳、小鱼等作为饵料,注意投喂时间和数量,避免水质污染。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定期进行水质监测,调整水质,保持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防止水质污染和外界污染源的影响。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2亩以上,水深1米以上,底质以沙质为宜,厚度20厘米左右,塘口有活水水源,没有污染。蚬苗放养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以白露后至立夏前放养为宜。
放养前管理:
放养前应将池水排干,清除螺、蚌类生物,曝晒15~20天,然后注水施肥,每亩施3~4担鸡粪或其他农家肥,每亩放养蚬苗100公斤左右。
日常管理:
保持水质肥力、水色绿褐色,透明度35厘米左右,定期施肥培育水色,也可投喂豆粉、麦麸或米糠。注意水质不能过肥,过肥时可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养蚬期间不能施用化肥或农药。
捕捞上市:
池养河蚬经过5~6个月,个体重达到4.5克以上,每公斤200只左右,即可起捕上市。采用耙网或耥网,边起捕边筛选,捕大留小。小规格河蚬放回原池继续饲养。
养殖池的底质以砂土为宜,水深保持1米左右。在放养前,应先将池水排干,在日光下曝晒2-3周再注水。种苗的规格为每千克800-4000个,每亩可放养河蚬种苗60-130千克。饲料以投喂豆粉、麦麸或米糠为主。养至7个月后,每个可达5.4克左右,相当于原苗种的50倍,这时即可采捕。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河蚬,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