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养殖的越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带水越冬法
水位控制:将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以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
防止结冰: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打开冰块防止黄鳝缺氧。
干池越冬法
排干池水:冬季来临时,排干池水,保证池底泥土湿润。
覆盖保温:在池子泥土表面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或玉米秆,厚度10~20厘米,北方气温低时盖草厚度需达30厘米。
室内越冬法
转移至室内:当气温在10℃以下时,将池塘养殖的黄鳝转到室内。
控制水温:在室内用池子或水桶按1公斤黄鳝配2公斤水的比例,每天换水一次,保证室内温度在2~5℃之间。
塑料大棚越冬法
大棚建设:当冬天水温低于12℃时,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池子水位比养殖水位略高。
通风管理:棚内气温保持在2~8℃之间,每天中午温度最高时打开通风孔,保持空气清新,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增料越冬法
饲料选择:在越冬前给鳝鱼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以积累更多脂肪供冬眠消耗。
投喂时间:秋季气温较高时尽早投喂,一般应在11月份前进行,以增强鳝鱼的越冬抗寒能力。
合理捕捉与保护
捕捉上市:对于符合上市规格的成鳝,应尽早捕捉上市,避免其在池中越冬。
保护措施:对于留在池中越冬的鳝鱼,可以采用深水越冬法或干池越冬法,并注意防止动物捕食和保持池土湿润。
建议
选择合适的越冬方法:根据养殖池的具体条件(如水源、设施等)选择最适合的越冬方法。
保持水位与水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确保水位和水质的稳定,避免因水温波动或水质恶化导致黄鳝死亡。
定期检查与维护:在越冬期间,定期检查养殖设施,及时清理杂物和结冰,确保黄鳝能够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