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诗,又称俳谐诗、谐趣诗或诙谐诗,是一种以诙谐幽默或讽刺嘲噱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形式。这类诗歌可以出现在诗词、曲、民歌、民谣等多种文学体裁中,其特点包括:
风格特点:通俗易懂,晓畅明白,有时使用俚俗或粗俗的语言。
格律特点:在形式上比较灵活多样,有的诗歌严守格律规则,而有的则不太遵守,除了押韵外可能不太遵循其他规则。
谐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幽默诙谐诗、打油诗以及一些杂体诗。历史上,俳谐诗与优人的说唱和吟诵有关联,并且自《诗经》以来就存在着具有诙谐幽默风格的诗歌。
在文学史上,谐诗一直存在,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例如,南朝时期的俳谐诗注重文字游戏和内容的娱乐性,出现了离合诗、回文诗等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谐诗并不限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它还可以以文字游戏、戏嘲或杂体的形式出现,并在现代诗歌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