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殖牛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环境湿润:
由于牛蛙皮肤裸露,通透性大,冬天主要靠皮肤进行呼吸。因此,在气候干燥的冬季,应经常往蛙栖息处洒水,以保持蛙类越冬栖息处及蛙的皮肤湿润,确保蛙正常呼吸。
避免惊扰眠蛙:
要保持蛙越冬场所安静,不要随意搬动已进入冬眠状态的牛蛙,使其新陈代谢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预防天气骤变:
冬末春初天气多变,时暖时冷。当气温回升时,蛙会出来活动觅食;当突遇寒潮气温骤降时,蛙即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如有些小蛙自己不会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可把这些蛙捉回原处,以免冻伤。
蝌蚪的护理:
为使蝌蚪安全越冬,可把蝌蚪池的水位加深至0.3米左右,并在水面增大水浮莲或其他水生植物的投入量,以维持水温略高。应把蝌蚪池池水加深到1.1米,这样即使水面结冰,水池深层的水温也可保持在4度左右,使蝌蚪安全越冬。
搭建温棚:
牛蛙冬季养殖必须要搭温棚,不然雪霜打下来牛蛙容易出问题。温棚温度应保持在20—28度左右,晚上要全面覆盖,白天撩起来一点,保证通风透气的同时还要适量的给牛蛙控水。偏南方地区气候不是很冷,可以提前先做好温棚支架,温度在15度以下就要搭起来。
洞穴越冬:
在蛙池四周松土,并在向阳背风处,平水位线挖若干个直径15cm,深1m的洞穴,保持湿润,以便牛蛙入穴冬眠。
潜水越冬:
蛙池要保持水深1~1.2m,不要让水面结冰,池底要留有淤泥6~9cm厚,以便牛蛙潜水蛰伏淤泥越冬。当遇到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要进行水面破冰,以防水体冻结引起牛蛙体液和血液凝固。
草帘越冬:
在蛙池北面砌一道土墙,高约70cm左右,东西两头砌成北高南低的三角土墙,在离水面40cm左右,用木竹搭架,铺上草帘(重复叠盖),四周与池边紧贴,保持水温在10℃左右。
室内越冬:
在室内向阳方向用砖砌一个高50cm左右的池子,在池内铺上松土30cm左右,再在池内放一个水盆,盆缘与泥土等高,使土壤长期保持一定湿度,池口加盖薄膜封包,还可以在池内悬一盏40W灯泡升温,保证牛蛙安全越冬。
饲喂管理:
多关注下午最高温和晚上最低的温差变化,饲喂时间调整在温度较高的时候,下午饲喂量一定要比上午饲喂量少,水温低于20度要逐渐改成一天一餐,水温低于15度要关注牛蛙吃口情况和吃料速度以及时间,调整减少饲喂,蛙当水温6-12度就开始冬眠了。
除病防病:
不要让蛙带病过冬,特别是歪头白眼、红腿腐皮、胀肚腹水等问题。做好防控减少传染,减少伤亡。
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秋冬温度越来越低,气候干燥温差大,任何情况的应激反应都会导致免疫力和消化能力下降,细菌病毒更容易入侵,建议用都解应激灵定期拌料使用。
体内体外杀虫:
寄生虫会吸取蛙大量的营养,容易对蛙的表皮和内脏造成损伤,同时营养变差,无法安全过冬。可以用桉优泼洒+拌料。
防敌害:
蛇鼠是蛙的天敌,可以养一些猫狗,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减少敌害。
其他:
日常工作包括肝胆保健、肠胃保健、营养保健、疾病防控、消毒、改底等,建议按照中农高盛的无抗养殖流程来养。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牛蛙在冬天的生存率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