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虾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选择与建设
池塘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淤泥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带。
池塘面积通常在2000~3000平方米之间,坡比为1:3~1:3.5,水深在1~1.5米之间。
池塘底部应保持平坦,底部淤泥厚度保持在10~12厘米。
每亩池塘需要配备1台1.5千瓦的增氧机,并在进排水口处安装过滤网。
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20天进水15-20厘米泡塘,选用清塘剂全池泼洒,杀灭敌害微生物。
若池塘内的藻类较多,可以使用硫酸铜进行喷雾消毒。
移栽水生植物
在池塘中种植或移植一些水草,主要在离塘埂1米左右的浅水地带,植物移栽面积占池塘总占地面积的1/5为宜。
适宜的水草品种包括水花生、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等,种植的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一部分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
设置网片
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式设置于水下20~40厘米处,坡度可设为15°~20°,以便青虾上下爬行。
苗种放养
第一茬于当年冬季或第二年2~3月份,每亩放养秋繁的3厘米左右的幼虾1.5~2万尾。
第二茬于7月中旬,每亩放养规格1.5厘米以上的虾苗4~5万尾。
饲养管理
投喂饵料:每天上午、下午各喂一次青糠或青虾2号颗粒饲料。前期以清水为主,后期逐渐增加微流水,并施加发酵的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作为青虾的天然饲料。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0,氨氮含量在0.2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05毫克/升以下。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保持水质稳定。
病害防治:以防为主,定期检查虾体健康状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青草虾,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