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用蒸发皿

教育圈视角 · 2025-01-04 05:48:05

蒸发皿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从溶液中获取固体:

当需要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溶液中的溶剂蒸发,从而得到固体时,会使用到蒸发皿。

蒸发浓缩溶液:

对于需要浓缩的溶液,可以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并通过加热使其浓缩。蒸发皿可以放置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或煤气灯直接加热,也可以放在水浴上加热。

再结晶:

在实验室中,为了提高固体的纯度,常常采用再结晶的方法。这种方法涉及将欲纯化的固体溶解在适量的热溶剂中,然后过滤去除不溶的杂质,最后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结晶,从而得到纯度更高的物质。

灼烧固体:

蒸发皿也可以用于灼烧固体,例如在高温下对某些物质进行煅烧或烧结。

在使用蒸发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2/3,以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飞溅。

在加热过程中,应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

当溶液中开始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以防止过热损坏蒸发皿或引起安全事故。

不要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以防烫伤或损坏实验台。

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实验室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蒸发皿材质(如瓷质、玻璃、石英等)和加热方式(如直接火焰加热、水浴加热等)来进行实验。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